3月1日,“2022北京消费季·玩转京城美食”活动启动。小吃是美食中最重要的角色!果然,活动开始就来了一场线上直播的小吃论坛,引起广泛关注。特色小吃是古往今来常论常新的话题,因为这里面透着大学问。
小吃历史悠久。近年来,各地对特色小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以北京小吃为例追根溯源:有人说,北京小吃一半以上是回民小吃,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00多年了;有人说,有北京城就有北京小吃了,北京建城3000多年了;有人说,有北京人就有北京小吃,北京小吃的历史更长了……无论是哪个版本,但北京或其他地方的小吃,都源远流长,仍在传承创新中发展。
小吃有大艺。小吃也称“吃食”“碰头食”。旧时,经营小吃没有固定场所,在哪儿碰到就买来吃,为“碰头食”。小吃绝不因其“小”,便粗制滥造、粗放经营,反而处处体现“精”:原料精选,加工精细,外观精致,口味精到。小吃制作也有讲究,有门道,是“手功+艺术”的地道手艺。小吃水爆肚,以牛或羊的胃为原料,先是“分档取料”,有食信、肚板、肚领、肚仁、蘑菇头、散丹(羊)、百叶(牛)等10多个部位;然后进行精细的刀工处理:寸段、薄片、骨牌块、韭菜丝;还要有“火中取宝”精准掌握火候的功夫。一位大学者见此,泼墨留下四个大字“小吃大艺”。
小吃有文化。北京芝麻烧饼、天津煎饼果子、四川酸辣粉、东北烤冷面……遍布全国东西南北的小吃,既是不同风味的美食呈现,也是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很多小吃的来历,有广为流传的传说、典故、神话、故事。旅游者在异地他乡,“用段子点小吃,拿故事添情趣;其味也臻臻,其乐也融融”。小吃,更能让当地人找回那些愉悦的陈年记忆,也更能让远方游子体味到“乡愁,永远是一碗小吃的味道”。
小吃名气大。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的小吃、各地评选出的名小吃、食客们口口相传的特色小吃,以它们的承载力、亲和力、影响力,打造出一张又一张名小吃名片。这些名小吃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其起源地,比如《“胡辣汤”挺住!“热干面”来了》,标题之下,是媒体对2021年7月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火速抵达河南加入防汛救灾行动的报道。又如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网上网下响起热烈打气声一片:“热干面,听好了,全国小吃都在为你加油!”
小吃市场大。各地小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特征,特色鲜明,风味独特,品种多样。主打川味的成都小吃、宣扬清淡的广州小吃、面食之乡的山西小吃……都从起源地走上了向外拓展之路。沙县小吃更是花开全国、香飘海外。对“小吃市场有多大”之问,小吃经营者纷纷用实践作答:小吃市场无限大!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宜也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提案。小吃,将会成为国际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的窗口。
小吃得会吃。在回族人口较多的青海省,有一家经营回民小吃的餐厅,取名“饮膳正要”,这也成了餐桌上的谈资:元朝回族医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着重收集记载了大量回民饮食的内容,包含很多经过实践验证的有利于健康长寿的食疗方。以书名为店名,强调“营养先行”。小吃得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明。这也正是“小吃得会吃”的讲究。在古城北京,人们常提起“老北京”喝面茶的情景:用手托起碗,一边晃动一边转着喝。快了慢了、凉了热了以及口大口小都不行,只有恰到好处,喝完之后碗光、手光、嘴光,这才叫会喝。
小吃重传承。现在的小吃市场,也有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有的名小吃淡出了,有的变味了。消逝的小吃、失传的手艺,已经和正在引起各地的重视,采取行动,走好小吃的守正创新之路。可喜的是,各地兴建了小吃博物馆、小吃民俗馆、小吃科技馆、小吃街、小吃城,还有小吃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有助于小吃更好的传承、更快的发展。(单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