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中国戏曲闪耀世界舞台

中国戏曲闪耀世界舞台
2022-01-10 17:03:19 来源:人民日报

京剧《锁麟囊》剧照。
资料图片

马约瑟法译本《赵氏孤儿》。
傅 谨供图

上海昆剧团巡演剧目《牡丹亭》剧照。
资料图片

人类的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是文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之一。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因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尤其是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情感叙事,成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

海外传播逐渐成为自觉

以伏尔泰根据马约瑟翻译本改编元杂剧《赵氏孤儿》为始,中国戏曲逐渐为西方所了解,但舞台艺术形态的戏曲演出进入西方还要迟至一个多世纪后。大约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陆续有戏曲班社在海外华人聚集地演出。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期间专门建造的中国戏院里已有戏曲表演的身影,这是戏曲在海外持续演出的最早记载。这些演出并未在华人之外的观众中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即使戏曲的海外传播已有数百年历史,但自觉主动地向世界展示、让戏曲真正代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交流与传播,则是以梅兰芳1930年访问美国和1935年访问苏联为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的海外传播进入新阶段。20世纪50年代,上海越剧团以新中国的文化使者身份赴东欧演出,获得广泛赞誉。此外,梅兰芳赴日本与苏联的演出,以及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京剧院在欧洲和南美的巡回演出,都是新中国文化外交领域的盛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戏曲的海外传播范围更广,全国许多地方剧种纷纷派演出团体奔赴世界各国:四川省川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等著名戏曲院团的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2015年中国戏曲学院张火丁领衔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精彩演出;2018年上海昆剧团在德国柏林以“临川四梦”为题连续演出汤显祖四个经典剧目;2019年,为纪念梅兰芳首次访问日本演出百年,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在东京国立剧场以“复刻”的方式演出了梅派最经典的《贵妃醉酒》《游园惊梦》等剧目,这些都是传统戏曲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成功案例。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越剧院用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全球观众直播保留剧目越剧《红楼梦》,也为《红楼梦》未来的海外巡演做了很好铺垫。

人文精神应是交流“题眼”

当下,戏曲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还有着提升空间。通过艺术的方式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既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戏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戏曲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对外交流传播,要自觉地从“奇观化”误区中走出来。从戏曲演出的节目选择这一初始环节开始,就着眼于人文精神的传递,要让演出聚焦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中国故事的表达。

戏曲表演集唱念做打于一体,既有文戏又有武戏,既有《三岔口》《秋江》之类主要通过形体动作传达剧情的剧目,更有大量深具人文内涵和情感深度的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担心戏曲的汉语表达会成为交流障碍,或认为完整的大型剧目尤其是文戏难以抓住观众,武戏、折子戏及类似“变脸”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演往往成为首选。这些剧目固然便于国外观众接受,但局限性也较明显——表演更注重技巧性,不足以充分体现戏曲的艺术价值。事实上,那些以表现人物命运为核心的故事,能够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被分布在广阔地域的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接纳流传,就是其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的有力证明。因此,我们对中国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魅力应有足够自信。张火丁在北美演出时选择了京剧大戏《锁麟囊》和《白蛇传》,已经证明它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效果;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各国获得普遍欢迎,也说明优秀的戏曲经典能突破语言障碍,很好地传递中华文化精华。

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

戏曲对外交流与传播要有持续性。我们既应对戏曲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命运所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有足够的自信,又必须看到,这种异于其他民族的戏剧表达,也确实增加了交流与传播的难度。偶尔欣赏戏曲的观众或许会因其独特的艺术形态而惊艳,但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动,体会其精妙与魅力,则需要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在经常性地接触和欣赏中积累艺术经验,逐渐加深对戏曲叙事与抒情手法的领悟。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与法国戏剧界的长期合作就很有说服力。在欧洲戏剧家对梨园戏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剧团与法国著名剧院和导演签订了第一轮5年合作计划,持续赴欧洲各国家的中心城市从事商业演出,并且有意识地针对法国及西欧的本土观众制订宣传推广和演出计划。在此基础上,法国导演和演员改编并演出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该团代表性剧目,进一步拓展其海外影响力。此外,浙江婺剧团连续7年在新加坡演出,在当地培养了大批资深戏迷。文化交流与传播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方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商业演出拓展艺术版图

戏曲的海外演出有一定模式,商业演出值得鼓励与推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有意识且主动向世界介绍、推广戏曲,取得很大成效。不过,只有戏曲成为世界各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能够接纳、尊重并喜爱的艺术欣赏对象,才能事半功倍,而这恰恰是商业演出的优势所在。

在文学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要我看”和“我要看”的最终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梅兰芳的多次出访,尤其是他三赴日本和1930年访问美国都是典型的商业演出,中国京剧院在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过成功的商业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演出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票房,更重要的是借助戏曲千百年的丰厚积淀,令世界对中国和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更丰富的认识和深切的理解。传统戏曲集文学、音乐和表演为一体,在故事叙述、情感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拥有许多可以感动世界、令世人陶醉的优秀剧目,商业演出前景无限。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有更加明确的文化自觉,更积极地遴选深具人文内涵的经典剧目,更多地关注交流与传播的持续性,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努力开拓海外演出市场。如此,传统戏曲将从中华文化的使者真正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瑰宝。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9日 07 版)

标签: